前K时代
苹果日报 陶杰2007-03-16 黄金冒险号 前K时代
伊莲佩芝来香港登台,还有奥莉花纽顿庄,叫人「怀旧」──这个「旧」,「旧」到什麽时候?「旧」到还没有发明卡拉OK的岁月。在所谓「前卡拉OK时 代」(Pre-Karaoke Era,简称PK时代),歌声是多麽悦耳,歌星是多麽受到尊重,因为一枝咪高峯,像作家手里的一枝笔,摄影师的照相机,代表专业和崇高。
那时候,唱歌是一种艺术的表达,而不是噪音的排放。歌手拿着咪高峯,在舞台上一站,从茱莉安德丝到伊莲佩芝,她把上苍的天音和凡间的心灵接通。不知自 何时开始,舞台变成了卡拉OK的贵宾房:一套环形的沙发,一堆镭射机器,一块萤幕,一本歌曲名录,从一字选到七字,一切IT自动化,萤幕上出现珠海一家温 泉宾馆的一座後花园,有一座绿色的亭子,一道白瓷砖砌成的曲桥,还有一对广州风格的模特男女,以情侣身份并排而行,你看着我,我也瞧瞧你,一个娇羞答答, 另一个心如鹿撞,画面浮现了两行歌词,闪过一列红色,然後是绿色。卡拉OK谋杀了「歌艺」,K场的贵宾房,挤倒了舞台。
一枝咪高峯,从天国降落了凡间,继而沉沦到地狱──一张大茶几,两碟果盘,小姐六七、大爷三四、一个骰盅子,三瓶XO,十来枝红酒,一层烟气氛,九分 醉意,一个带哈尔滨口音的浓妆女子,自顾自在唱着《月亮代表我的心》,一夕喧哗,半夜狎抚,连贯陪衬这一切的,是一首首没了没完的电子金曲,以及一副副走 板荒腔的歌喉,这样的辰光,叫做Happy Hour。二十世纪,日本对人类最大的破坏,不是太平洋战争,而是卡拉OK的发明。就像偷窥式的手机谋杀了摄影,ICQ谋杀了文字,卡拉OK是歌唱艺术的 元凶。
因为一枝咪高峰握在错误的人手里,出现在错误的地方。权力虽然下放了,还「咪」於民,卡拉OK是人民的娱乐,但人民有时也是一种瘟疫。从此没有了歌唱 家,也没有了歌手,所谓歌星,是在那一座贵宾房的摇篮里诞生的,难怪都有一点点拔兰地和骰盅子培养出来的风尘。是越来越叫人打呵欠了,卡拉OK不知什麽时 候才打烊,但真正的歌手已经谢幕,留下一个背影,一座空舞台,一盏大水晶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