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廣播七十五年:演講廳 -- 口述歷史座談會
香港的前景之不明朗實在讓人擔憂,很難講以下的節目日后是否還能在線收看,請各位好好珍惜機會下載及保留。以下為.WMV 文件,可以使用 Easy RealMedia Producer (下載)進行壓縮。
转载: 香港电台 http://www.rthk.org.hk/broadcast75/
第一場:天空小說與廣播劇 下載
嘉賓:李我、蕭湘、鍾偉明
主持︰葉世雄
人稱大哥的鍾偉明,第一次播音,即參與廣播劇「復活的玫瑰」的演出,當時是1947年,半個世紀以來,大哥從未間斷電台廣播的工作。他說,70年代是廣播劇最興盛的時候,香港電台每週合共推出52個半小時的廣播劇節目。大哥又曾拜黃飛鴻徒孫朱愚齋為師,學習技擊,並演譯了朱老師一系列國術小說,如「陸亞采別傳」、「黃飛鴻」等,家傳戶曉。
蕭湘是李我的太太,丈夫是天空小說的創始人,紅透半邊天,但蕭湘的入行卻出於偶然。她說婚後生了小孩,一日無意中看見一則招請播音員的廣告,於是偷偷寫信應徵,一做17年。她最擅長講倫理故事,被喻為倫理天空小說之母。
李我,是播音界的一位傳奇人物。他在香港長大,走紅於廣州播音界,他始創的單人講述天空小說,深受省港澳聽眾歡迎,節目播出期間,大街小巷均只聽見他的聲音。1949年李我來港加盟麗的呼聲電台,一年間令該台訂戶激增6倍,他自己亦財源廣進……
第二場:DJ文化 下載
嘉賓:Ray Cordeiro、鄧藹霖、陳任
主持︰周國豐
入行53年的Uncle Ray,為你細說在英國訪問披頭四樂隊的情況。他說至今仍保存了一本當年英國的音樂雜誌,上面有披頭四樂隊4名成員的親筆簽名……
陳任是香港第一代專業DJ,「三個骨陳任」,多年來仍為聽眾所樂道。陳任講述當年做DJ的趣事,幽默抵死,引來滿堂笑聲。最後他希望電台廣播今後可以有更多音樂節目。
1977年加入香港電台擔任DJ的鄧藹霖,講述自己的入行經過。她比較了20多年來電台DJ文化的轉變,她說單人DJ的播音技巧已日漸失傳,希望有更多新人接棒。
第三場:賽馬廣播 下載
嘉賓:董驃
主持︰鄭啟明、葉世雄
董驃,一生與馬結下不解之緣,也是不少馬迷的偶像。他記得當年港台與商台賽馬節目的收聽率本是三、七之比,適逢麗的電視(亞洲電視前身)播放回力球而停播賽馬節目,原本效力麗的的董驃,應邀替香港電台主持賽馬節目,大受馬迷歡迎,結果港台賽馬節目的收聽率大幅上升,與商台之比由三、七變為八、二之比。在講座中,董驃又為大家講解他心目中好、壞馬匹的標準、評馬準則、賭波合法化對賽馬投注額的影響等。
第四場:足球廣播 下載
嘉賓:何鑑江 、何靜江、何文光、 李德能
主持︰ 鍾國雄
何鑑江先以自由人身分到香港電台讀報章社論,及後成為記者。他與前港台中文台台長周乃揚均是球迷,經常一起觀賞足球賽事,周乃揚於是邀請他評述足球。何鑑光評述足球生鬼有趣,他表示自己是受盧振、葉觀楫兩位足球評述前輩影響,耳濡目染,加上自己「口沒遮攔」,因而形成獨特的個人風格。
何靜江受哥哥何鑑江影響,熱愛觀看和踢足球。他曾投考港台足球評述員,但因聲線問題而落選。後來,港台直播金禧盃,因為要增加人手而找他試試,自此開展足球評述員的生涯。
1984年加入香港電台的李德能,除了講述自己的入行經過外,亦與大家分享足球廣播的歷史,例如誰是香港第一位足球評述員、足球評述員有甚麼特別的評述習慣、電台與電視台足球評述的發展等。
文光有兩個志願︰足球員和播音員。由於家人不贊成他踢足球,於是他決心投身廣播界。他參加商台舉辦的「天才聽眾」戲劇比賽,奪得冠軍,並加入商台。由於他活潑好動,其後被邀請評述足球。一個人,如何既替電台又替電視台評述同一場足球賽事、在酒店一邊看電視直播一邊評述足球、「講波箱」的玻璃起霧,視野不清……四位嘉賓評述足球生涯的驚險有趣經歷,與你一一分享。
第五場:電視製作 下載
嘉賓:蔡和平、蕭若元、黃敬強、 鄺凱迎
主持︰胡永杰
蔡和平於1976年創製出電視神話「歡樂今宵」。他認為,「歡樂今宵」如果是一個錄影節目,肯定不會如此成功。另外,他又介紹一個最新構思的問答遊戲節目。
1976年加入麗的電視的鄺凱迎,將電視歷史分為五個時期︰開拓年代、風雲年代、美麗年代、創意年代及飛躍年代。在講座中,他又簡述亞洲電視於1980年至1989年間的轉變。
叱吒電視圈的「才子」蕭若元表示,香港電視劇集的發展,全賴香港有兩種傳統︰粵劇和電影,否則很難起步。他又認為,電視長篇劇集其實離不開「三條半」橋段,分別是成長橋、時代橋、歷險橋和半條報仇橋。
1976年加入香港電台擔任「獅子山下」導演的黃敬強,講述香港電台拍攝戲劇所希望達至的目標。他又憶述由「獅子山下」引發出來的電視節目,以及簡介港台的兒童劇和歷史劇。
前電視人林旭華、香港電台助理廣播處長張文新和嘉賓與大家分享電視製作的經驗和未來電視製作的發展。
第六場:新聞編與採 下載
嘉賓:趙應春、吳兆堅、張圭陽
主持︰謝志峰
香港電台第一位新聞部總編輯吳兆堅憶述,香港電台早期的新聞由政府新聞處提供,港台新聞部獨立後,政府新聞處將官員暫時借調到港台,繼續進行編採的工作,直至港台的新聞部上軌道為止。
香港有線電視新聞及體育部副總裁趙應春先後於佳藝、無線及有線工作。他表示科技的發展,改變了電視新聞報道的運作模式︰最初以新聞主播為主導,後來科技進步,影音能夠直接傳送,前線記者的地位則變得重要。
由綱線錄音機演變至U-ha、MD機……香港電台中文新聞總監張圭陽透過實物和PowerPoint,為大家講述香港電台器材設備的轉變。另外,他又簡介港台記者在播放新聞前的準備情況。
第七場:時事烽煙節目 下載
嘉賓:朱培慶、李鑾輝、黃毓民
主持︰梁家永
廣播處長朱培慶在八十年代擔任中文台台長時,致力推動清談節目的製作。講座中,他回顧「電話說心聲」、「太平山下漫步」、「八十年代」等節目,淺談香港電台烽煙節目的內容和演變。
曾任「八十年代」主持的李鑾輝表示,聽眾初期致電的話題,主要是查詢一般事務或投訴,發表意見的聽眾較少,大約只有百分之二十。後來,他刻意提升意見討論的部分,又邀請議員、學者和政府官員發表意見,令節目的聲音變得多元化。
「話到口中留幾句」「理從事處讓三分」,黃毓民從商台內一對對聯說起,繼而回顧1993年主持亞視節目「龍門陣」的情況。他說由於部分嘉賓主持語無倫次,忍不住「鬧」他們,結果開始了他在節目中的「鬧」人風格。
烽煙節目主持應否「鬧」人?三位嘉賓就「鬧」人風格各抒己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