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四月 30, 2007

千億遺產八卦陣裡的文藝復興

千億遺產八卦陣裡的文藝復興 ~~陶傑
2007-04-29

一宗遺產爭產案,一場《道德經》萬人吟誦會,有一個共通點,道教文化,在香港悄悄抬頭。

上焉老莊,下則術士,中國的道教,跟「道家」不同──道教追求心性的修養,道家講實用的利益,老莊秋水逍遙,是做人境界的理想,但中國人都很精明,早就學會發問:道可道,非常道,空泛模糊,對於「提升生活質素」,有甚麼用?

道教的質變,在東漢末年。經過秦漢的天下一統,儒家知識分子紛紛避走暴虐的政治,隱於山林,清談而變身為「名士」,在戰亂之中,道教也星散沉淪,流落民間「發展」為術士,推銷房中術、長生術,還有就是驅鬼的茅山術。

秦始皇焚書坑儒,是儒教的黑暗時代;東漢軍閥割據,是道教的質變和沉淪。

香港人喜歡看的「殭屍先生」,戲中的道士,跟老莊的《道德經》其實沒有甚麼關係,是東漢之後道家走進民間的功利主義的一支。驅鬼的始祖張天師,名叫張陵, 自稱得了老子隔代相傳的秘笈,行符水禁咒之法,廣收門徒,凡肯拜師學道的,都有五斗米獎賞,所以張天師的道壇,又名「五斗米道」。

因為秦始皇和漢武帝都迷信方士,到海上仙山找不死之藥,老莊的道家主張清靜無為,找神仙,求長生不老,變成了對老莊《道德經》的繼承、修正、「發展」。老莊淡恬而逸雅,張天師怪力而鄙俗,道教的黃金時代,其實只有短短的兩三百年,以後逐漸變質。

今天的道教,令年輕一代很迷惑,如果老莊思想是一種飄逸的哲學,那麼在殯儀館做法事的道姑,在古廟野墳驅鬼的道士,又如何跟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的老莊思想接得上門道?

以後的儒家學者,排斥鄙視道家思想,認為道家比佛家都不如,覺得佛家鼓勵出家為僧,尚且「出世」,但道家卻教人煉丹求仙,是有害的「厭世」,錢穆和熊十力都對中國的道教不太感冒,是因為茅山師傅和風水先生充斥於世,欺神騙鬼,令中國知識分子倍加痛心。

中華文化在二十一世紀的「復興」,困難重重,也就在這裡:中國人其實是物質主義者,信道教則求長生,求房中金鎗不倒,把道教當做仙丹和春藥。佛教從印度傳 來,最初也是東漢,後來也演變為偶像膜拜,拜金、送子、考試、醫病,都找觀音求一帖爐灰茶。再高尚的宗教,一旦世俗化,即龍蛇混雜,正邪難分,流派四竄, 怪力亂神。因為中央集權的帝皇極權,難容民間有結社自由,中國的道教和佛教,不可以像歐洲一樣從屬於梵蒂岡的教廷,連中國功夫,以少林為宗,少林寺也被康 熙、雍正視為顛覆基地,派清兵圍剿火攻,儒佛道在中國,沒有一支能成為約束皇權的宗教體系,不若梵蒂岡的教皇和聖公會的主教,對英美政府可以監督制衡。

因此在富婆爭產風波之中,香港上則萬人吟唱道德經,下則術士介入富婆爭產風波,上則老莊,下則政府機構爭相「睇風水」,富商覓龍脈,電視台開風水課,這是個甚麼樣的「國際城市」?不能不說是一幅怪異的人文圖畫。

只有亂世才多術士,像俄國沙皇的末代皇朝,俄后阿歷珊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尼古拉沙皇領兵出征的時候,迷戀上西伯利亞法師拉斯普丁。拉斯普丁自稱是和平使者,叫皇后向沙皇發揮影響力,令俄國從歐洲戰場撤軍。

英國在聖彼得堡的公使探知真相,慌了手腳──俄國一旦從東線撤軍,德軍就會集結西線,其兵力大大超出在西歐的英軍,協約國必敗無疑。英國情報機構即策動俄 宮的一名親王,下手暗殺了拉斯普丁。這位法師,當初操縱了俄后,一只為財,二則為「影響力」的滿足感,哪知道觸犯了強權的「國家利益」,慘淡收場。

千億家財的八卦小道、道德經加風水師傅,這就是文化振興的「中華盛世」?就像紅樓夢裡的黛粉金釵,忙裡偷閒,「且到葡萄架下,看貓兒打架」,不如看看一對熊貓,甚麼時候興致來了,表演一場交配的生命春宮。

没有评论: